近日,市政務和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陽宇以“推動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激活數據要素價值,以數字化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與網友在線互動交流。
陽宇表示,近年來,我市政務和數據局強化數字賦能,完善工作機制以提升服務效能。建立“7×24小時”全天候受理和“限時辦結+跟蹤預警”機制,通過“紅黃牌”預警和回訪確保群眾訴求實質性解決。暢通“企業服務專席”,嚴格執行“3235”分類限時辦結制,上半年服務市場主體2271次;并建立節假日涉旅投訴閉環處理程序,解決旅游訴求433件。全面歸并29條單位熱線至12345,融合多個線上平臺,日均處理話務1300件、工單800件。四是建立“12345+N”聯動機制,實現群眾訴求“接訴即辦、全程閉環”。
訪談現場。
主持人問(以下簡稱“問”):什么是“高效辦成一件事”?
陽宇答(以下簡稱“答”):“高效辦成一件事”從企業和群眾需求出發,將多個關聯性強、辦理量大的業務集成為“一件事”服務,大幅減少了辦事環節、材料和時間。以“新生兒出生”為例,以往需耗時2-3天往返多個部門辦理的出生醫學證明、落戶、參保等9項業務,現在通過粵省事APP即可一次性提交材料辦結。截至7月底,該服務已惠及全市1306個家庭。
問:我市是如何將AI與政務服務工作深度融合,并給企業群眾辦事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便利?
答:3月28日,我們打造的政務服務智能客服“善小美”正式上線,開啟“24 小時不打烊”咨詢服務模式。“善小美”支持“善美政務”公眾號、i汕尾等多平臺接入,日均服務群眾超300人次,涵蓋企業開辦、社保醫保、公積金、戶政等和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政策問題,同時可根據群眾所在區域推薦辦事大廳。
問:我市數字政府建設是如何給汕尾文旅賦能加分的?
答:在文旅方面,我們在“i汕尾·愛生活”APP的生活專區,專門打造了“食、住、行、玩、購”五大欄目。“食”方面有美食地圖、汕尾必吃、本地人推薦等專題,包括各種菜品和特色餐廳;“住”方面,目前已經有40家星級酒店和民宿,旅客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適合的酒店;“行”方面,除了實時公交信息,還有方便的油站和充電站的導航服務;“玩”方面涵蓋了汕尾所有特色景點和精品旅游攻略,比如跳島游、品清湖海上觀光等;“購”方面,如果想買點手信,i汕尾的善美臻選商城可以提供價格實在的特產及郵寄服務。
問:我市政務和數據局有哪些重要的舉措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答:當前,我們正重點推進市級物聯感知共享交換平臺建設,將聚焦消防安全、校園安全、燃氣安全、森林防火、易澇點監測等重點應用場景,系統整合煙感、水位監測、燃氣濃度傳感器等各類物聯感知設備的數據資源,通過統一的數據標準和管理規范,讓原本分散在各部門的“數據孤島”實現互聯互通,為城市應急監測、日常管理等領域提供數據支撐。以汛期城市內澇治理為例,過去雨量和水位數據不互通,預警滯后。后續通過感知平臺整合易澇點感知數據,幫助住建、應急等部門快速精準預警,提升跨部門響應效率,緩解積水擁堵。
問:我市是如何利用交易所激活本地數據要素價值及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工作?
答:我們推動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在汕尾設立服務基地,成為粵東西北唯一擁有2家數據交易所服務基地的地市。其中廣州數據交易所汕尾服務基地搭建了數據要素平臺,實現了數據從場外到場內、合規可監管的交易。借此,我們對接大灣區市場,將本地海洋漁業、農產品等特色資源整合成35款數據產品上架流通,為傳統產業轉型和縣域發展注入新動能。我們聚焦汕尾特色農產品海豐油粘米,通過數據賦能全流程,種植環節利用無人機、探針采集土壤濕度、肥力等數據,幫助米農精準灌溉、施肥,降低成本并提高產量;銷售環節整合全流程溯源信息生成二維碼,以數據背書實現 “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認證,助力提升銷量;并針對晨州蠔養殖,通過收集養殖環境數據,為臺風等災害后的保險理賠提供證據鏈,解決傳統理賠中證據不足、流程繁瑣的問題,幫助養殖戶快速定損獲賠。
網友“冰塊”問:我市政務大廳在方便群眾辦事方面有什么具體措施嗎?
答:市政務和數據局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助力群眾辦事好辦、易辦、快辦。
一是高標準、嚴要求服務辦事群眾。中心整合了3179個政務服務事項,設置了164個服務窗口,按照“受審分離、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群眾可以通過我們的智能導辦系統、預約叫號系統實現所有事項統一預約、統一叫號,再依托電子證照、數據共享等免證辦、無紙辦能力,群眾辦事平均等待時間不超過3分鐘,平均受理時間不超過6分鐘,趕超珠三角先進城市。
二是“指尖辦”“自助辦”提升服務效能。中心還在24小時自助服務區設置了身份證自助受理機、駕駛證自助體檢機等一系列自助辦設備,幫助群眾自助辦理業務,非常方便。如今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哪怕是廣州考的駕駛證,都能實現快速換證。
三是特色活動延伸服務觸角,增加服務溫度。針對暑期未成年人辦證高峰期,我們聯合公安部門開展“周六不打烊”全天延時服務、“辦證服務進社區、進校園”主題活動,開設5個“學生暑期辦證專窗”,為暑期辦理身份證、港澳通行證和護照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免預約、即來即辦的快速辦證服務。
網友“君賢”問:他/她在深圳工作,以前辦理一些事項總是需要跑到老家辦理,現在有沒有更方便一點的辦法?
答:目前,我們已經運用互聯網、大數據、視頻服務等信息化、數字化手段,解決了不少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點難點問題。
我們同深圳合作上線了“大灣區·視頻辦”異地收件平臺,通過遠程交互方式,把“特區服務窗口”搬到了“家門口”,實現了異地辦事無差別受理。在深圳的汕尾市民可到龍崗區政務服務中心“視頻辦”窗口,遠程連線汕尾辦理社保、醫保等業務。目前,417項深圳事項可在汕尾辦理,1145項汕尾事項可在深圳辦理。
支持企業群眾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或粵省事視頻辦專區,直接連線窗口工作人員咨詢業務、獲取材料準備指導,線上提交申請并郵寄紙質材料即可完成辦理,非必要無需到場。目前已上線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基層就業補貼申領等1827項高頻事項。
網友“寒月”問:企業綜合服務中心能為我們企業帶來什么便利?
答:企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啟用,意味著涉企服務由單一的行政審批轉變為整合了行政側、市場側、社會側的多元化、綜合化服務。我們依據企業的需求,圍繞“審批鏈”“產業鏈”“數據鏈”設置“三鏈一體”特色服務專區,為企業提供審批、政策、法律、金融、人才、公共服務、數據交易等領域的“一站式、集成式”服務。服務內容涵蓋項目、政策、金融、人才等10個板塊,除了為企業提供141項審批服務外,還額外提供政府擔保、融資、法律咨詢、兜底服務等56項增值化服務,制定12份“一類事”服務寶典,構建起全方位、全周期、全鏈條的企業服務體系,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快速發展”。
汕尾日報記者 彭子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