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名片
○石磊
夏日炎炎,蟬鳴清悅,荔紅似火……
走進赤坑,滿山遍野,都是荔枝,抬頭遠望,山頭嶺畔,荔枝垂紅,那一串串的紅彤彤的荔枝在風中輕舞,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甜香……
赤坑盛產荔枝,品種繁多,質量佳而盛名,成為赤坑一張甜蜜的名片。夏天,是屬于嶺南水果的季節。西瓜的清甜、桃子的香軟、葡萄的晶瑩……都讓人垂涎欲滴。而在眾多水果中,荔枝,無疑是最受人偏愛的一種。在百果中,我酷愛荔枝,尤其赤坑荔枝。熟透的荔枝,皮膚呈深紅色,晶瑩剔透,顆顆荔枝,如紅寶石般璀璨,散發著迷人的果香,讓人沉醉在這夏日的盛宴中。今年,是荔枝的豐收之年。紅荔樹下摘果忙,那紅艷艷的荔枝映紅了一張張喜悅的笑靨;收購處,報出一串串喜人的數據。荔枝用它的鮮美與甜蜜,營造了一個甜蜜之鄉。每一顆顆荔枝,沐浴著陽光雨露的滋養,訴說著夏天的故事。
頭頂上的荔枝如一團火,身邊的贊美聲不絕,經不了美味的誘惑。我品嘗著荔枝,那甜那脆那香,與眾不同。百業助力,百行齊新。荔枝是赤坑的品牌符號,為“百千萬工程”不斷注入新的“荔”量,為實現多方共贏尋求新契機。荔枝成為赤坑鎮的一張亮麗名片,承載著當地的生態特色和文化底蘊。
在這荔枝飄香的季節, 愿與大家共同攜手。多管齊下,借助不同的載體,不同的平臺,穿過長江,跨越黃河。讓這張甜蜜的名片,飛向更高更遠!
市散文詩學會活動場面。
那時果熟
○章為華
妃子笑
果核在,就從楊美人的味蕊千年遺失于嶺南某一處荔枝園講起。
化成紅塵的果肉,緊裹一身紅裳,飽滿且圓潤,在唐玄宗的官道,微微顫抖。
長安的城墻再堅固,終究還是淪陷于唇齒之間。
幸好大唐的龍脈依在,讓我們讀懂時光的厚重之余,重溫那抹笑容背后的疼痛。
紅燈籠
在你我之間沒有假設,我喜歡你的清甜且多肉,更饞你的肉質爽脆細嫩。
你的高貴,似貴婦人般無需涂抹脂粉。每一次與你相遇,思維恍若被重器擊鈍,讓我的唇齒,讓我的味蕾,都愿成為你裙下的城池和臣民。
現實主義的浪漫,總是期待著每一次相遇之后的再次相遇,與古典無關,與食客的美好時光有關。
糯米糍
傳統的繼承,是一些生命喂養著另一些生命。比如赤坑的這塊熱土,敞開著胸懷,哺育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荔枝園。
夏至的節令,讓這片荔枝園成了垂涎欲滴的圣地。微風吹拂,那一串串成熟的糯米糍,紅彤彤掛于枝頭,熱烈且誘人,無需爭寵,就是舌尖的夢中情果。
剝開皮,露出雪白的果肉,便纏住了東坡先生的雙足,與其竊竊私語,樂不思蜀。
我知道,在這片荔枝園以北,味覺是可以來收藏和繼承的;更曉得荔枝園以南,果農的汗水和期待是相伴的。
最深的語言
○曾曉斌
晨光沁谷,荔枝醒了。
林間無聲鼓脹,滿墜的蜜囊懸垂枝頭,鱗甲閃爍深淺紅痕,是夏日授予的勛章,默示生命的厚度。
竹筐靜臥。
采摘的手探入葉隙,圓潤的紅玉墜入筐中,筐承接著墜落,如承大地恩典。離枝的果實依然沉靜,不夸耀蜜意,只以墜落完成應許。
即便面對秤桿與舌尖,這蜜色也毫無遜色,凝露而立。
飛來嶺外荔枝梢,絳衣朱裳紅錦包。
枝頭果實恍若晚霞點燃的星群,果農笑紋如刀刻,漾著山坳的潮汛。清風偶過筐簍,又棲于果上,浸透凝滯的霞光蜜色。
古銅脊背在樹影間起伏,汗滴如琥珀——他們亦是另一種沉墜的果實,在烈日下袒露自身。
赤坑的荔枝無需虛飾的贊詞。
它只袒露沉墜的蜜意,袒露脊背上與果實同質的汗光——在枝頭與大地之間,在墜落與承接之際,生命已袒露為最深的語言。
荔果小語
○洪天麗
它的名字
這種水果太好吃了,可它真正的名字,有誰叫對了?
也許你會問:為什么全國大部分人叫它荔枝,而海陸豐人卻叫它荔果呢?
很簡單,因為荔枝作為一種優秀的帶有地方特色的水果,早在漢代就已被定為“貢品”了,從嶺南地區大老遠送到國內的帝都,為了保鮮,必須得連枝帶葉的裁剪下來,連枝帶葉的地送過去。宋代的張舜民就說:“摘時須是帶枝葉,滿盤璀璨堆琳瑯。”聽是好聽,看是好看,味道嘛……
悄悄地告訴你,只有來過海陸豐,只有真正地親臨果園,坐在荔枝樹下吃它的人,才會叫對它的名字。嘗過了荔果,再不知荔枝為何物……
它的形貌
一棵樹,枝繁葉茂,卻有紅彤彤的累累果實,像是綠錦綴滿紅寶玉,讓人遠遠一看就忍不住贊嘆。
走近些,暗香就若隱若現。是的,荔果的香,并不在枝頭炫耀。一襲紅衣戰袍,鱗狀鎧甲,是她的驕傲。她有她保護自己的方式,她把她的香和甜,都藏于她的鎧甲之內。若非如此,誰懂得她膚若凝脂,晶瑩剔透的甜美?誰會醉倒在她瓊漿汁液,蜜水盈腔的清涼中……
輕輕用指甲剝開,紅色的殼有潔白的內衣,如脂如玉的果肉已讓眼睛先嘗到最養眼的美食。送至口中,用唇齒去依偎她的細膩,用舌尖去探尋她的內核……這,便是圓滿。
它的價值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币痪淞鱾髑甑慕^句,是它的盛名的外衣。
那一片紅,是唐詩宋詞印在嶺南山川的一枚枚印鑒,是歷代妃子惦念品嘗過的吻痕,是嶺南萬千果農嘔心瀝血的成果。如此盛名之下,它的價值,早已不是價格所能體現。
“今年是荔果豐收年?!币晃还r剛剛滿面喜悅,卻又在眉間泛起憂色,“估計果價又叫不上來?!?/p>
豐收果賤,若采摘的工錢與賣出的果錢差不多,那么那一片紅,便只能成為一道風景吧……
紅荔鬧夏
○吳春紅
夏日的風攜著蟬鳴,吹過山坳、漫過枝椏,一天比一天飽滿。
風,把滿山的綠云揉碎,給荔枝樹點染上一點點紅色,漸至滿山坳的翠綠中綴上一顆顆、一串串的紅珊瑚。
荔枝成熟了。
烏葉、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白臘、紅燈籠……墜得枝椏彎彎如笑眼。
淺紅、大紅、紅綠、暗紅……成片的紅,是浸過晨露的霞光,是曬過夕陽的水波。閃爍。灼眼。
一陣太陽雨后,幾滴水珠凝在果上,折射出整個天空的廣袤與湛藍。
摘一顆剝開,白玉般的果肉脆而甜,在舌尖上綻開,清冽如山澗的流水,淌出記憶里的一段舊時光。許多個盛夏的清晨時分,老街有裝著荔枝的竹筐路過,紅色的果實隱約在新鮮的荔枝葉下。
再摘一顆,剝開,清甜的汁水在口腔迸濺開來,甜美如年少的歲月。這一口甜,像極阿嬤藏了一春的蜜。
指間輕摸粗糙的樹干,它是否還記得唐代的驛卒與踏塵而起的快馬?那一顆歷經千里山水,換來楊貴妃展顏一笑的荔枝,它的甜滲成了史書里一行甜蜜的注腳,刻上了嶺南的印記。
荔枝的根須,從唐代一路延伸進宋代的泥土,竹杖芒鞋訪美景的蘇軾路過,便把唇齒間的鮮美化作一聲“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钡目畤@。從此,嶺南的夏天不單單有荔枝的香甜,更有了紙墨的芬芳。
從漢武帝建扶荔宮,到唐明皇封荔枝使,到今天跑遍世界的快遞車,它們不斷地想把這份香甜送出去。
或許,這正是人們對于甜美的執著與眷戀。
但唯有站在荔枝樹下,順手摘下一顆果實送入口中的人才會明白,這份甜與美,在此刻、此地,才是極致。
山坳里,枝上荔果紅紅火火,樹下行人笑語盈盈。
這些果子,正把夏天的心事,藏進釀了一季的甜里。這些香甜的滋味,是大地寫給人間的情書。
在此時,在海豐這片紅色土地上,它向每一個路過的人告白:你看,這一片山水,這一年豐收,甜得剛剛好。
荔枝贊
○莊海君
荔枝,是夏天的一個符號,一個生活的符號,晝夜提醒著我們,每一次的行走都與紅色的文字有關。
千百年來,多少人從身邊走過,從唐詩中走出,走進一場又一場的風雨,走過一片又一片的山林,走成了書中的風景與名字。
一條荔枝道,一片荔枝林,一棵荔枝樹,一顆紅荔枝,南來北往,再往南就有了大海之心。
嶺南的風在吹著,品清湖的水在流動著,赤坑大地的荔枝已有了生活的味道,與最深情的語言。
妃子笑、糯米糍、紅燈籠、桂味、掛綠……每一個名字都有屬于自己的色彩,沿著山路生長,看山河遼闊,看歲月靜好。
日子也在生長,擁有一片星辰,與草木之心。
那天,陽光正好,樹上的你與樹下的我,像是穿越千年的對視,那天,適合寫一章散文詩,每一字是每一聲心跳,每一行是每一寸肌膚,輕輕地寫著,慢慢地呼吸著……
荔枝使在奔跑著,背起了一生的時光與風雨;荔枝農在行走著,守住了這片土地的秘密;荔枝樹呢,長成了我們向往的樣子,也有了大海之心。
手握荔枝,眼里的歲月是厚重的,也是清晰的。
盛夏的赤色邀約
○陳小堅
擊鼓聲此起彼伏,浪潮般席卷我貧瘠的耳尖?!袄笮猩胶?,赤坑荔冠”牌匾上,夏至的陽光在撥節;藍天上白云仿若一群覓食的馬,繞著群山、綠樹和紅色的荔枝跑;鷗鳥扇著白翅膀,悠閑隱入密林深處……“荔枝分裝處”,“農產品直播點”,人群簇擁,一串串“紅寶石”手中傳遞……
綿延的綠色托著紅色云朵,飄蕩著果香,舒展豐盈的喜悅。萬畝荔園,萬噸產量,億元收入,溶進汗水的香甜,綻放幸福的美滿。
迎面而來的還有“噠噠”的馬蹄聲,馬夫抽著馬鞭的吆喝聲,劃破了寂靜的古驛道。馬車上堆積如丘的丹果,“灼灼若朝霞之映日”,光影虛幻!恍惚間,楊貴妃剝開粗糙的殼,肌如白雪、飽滿緊實的果肉,清冽甜汁瞬間浸潤玉指。“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她的裙裾迎風飄舞,笑意溢出的甜隨風從遠古的黃昏吹來,滿樹的“妃子笑”。誰在不絕的鼓聲之上,用洪亮的嗓音鑄一道穿墻的光,閃亮一方天地?
“糯米糍”、“掛綠”和“桂味”仿若嬌羞的姑娘,綠葉叢中低頭;又如大地伸出的殷紅指尖,點燃了一方水土的熾熱。誰說喜歡的不能采摘?或許,她努力生長,開花結果,就等我來!她斑駁的赤色殼上寫滿期待的潮汐,內里卻是咸淡水交織滋養的惦念,“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笔⑾漠嬀碇校嗌臒嵬辽希那啻杭纠?,我見證了她的豐碩和圓滿。而路過的我,滿懷感恩和虔誠,伸出手,輕輕地摘下——她的生命在我口中升華……
鳥鳴在暗處喧嘩,陽光撒下無數根金線,穿紅裙子的姑娘回眸一笑,消失在深入淺出的荔枝林中……
那一片紅
○洪小蘭
是風,是云,是詩人的靈魂,是舌尖上的誘惑,還是為那一片“紅”,將我帶進荔枝飄香的赤坑。
在這忽晴忽雨的時節,陽光浮動在荔枝園的綠與紅之間,哺育著一片片紅彤彤的希望。碩果累累,壓彎枝頭。妃子笑、烏葉、桂味等,把“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钡脑娋?,演繹出當今赤坑荔枝園漢唐的風月。讓我想起了兒時唇齒間香甜的記憶,還有夏天里愉悅的甜蜜。
荔枝園里游客眾人爭先品嘗、選擇佳景留影,你看那踮起腳尖摘荔枝的小孩,紅撲撲的臉蛋恰好來個“人面荔枝相映紅”。我用手機抓拍了這一瞬間,讓美麗變成永恒的靜雅與芬芳。
我摘下一顆“紅燈籠”,它是荔枝眾多品種中的佼佼者。粗糲的果殼有點扎手,我剝開了一顆晶瑩剔透的心,剝開了從青澀的辛酸到嫣紅的甜,剝開了生活中的那些言不由衷,剝開了一場荔枝與我的對話,剝開了滿眼晶瑩的愜意和感動。
太陽恣意橫行的天空突然下起一陣雨。“一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忙得不亦樂乎的果農,沒空去分清那是雨水還是汗水,只覺得涼爽和喜悅在臉上流淌著滿足。你看那一箱箱,一筐筐的荔枝,它將踏上旅途,運往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把海陸豐的香甜,灑向更廣闊的空間。
我喜歡海陸豐這片紅色的土地,我喜歡這里辛勤勞動的人們,喜歡這片紅色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一片又一片靈透的紅。
一場穿越千年的甜(外一章)
○魏明江
嶺南的風,潤潤的,軟軟的,揉得滿枝都綠了。被她火一樣的指尖觸摸,每一顆荔枝都羞紅了臉。
鳴蟬與夏天私語,只在鳥影里才肯收起她的絮叨。荔枝樹下,情話,碎了一地。
一抹紅,是夏天放進色彩里的誘惑。在一枚圓潤如丹珠的荔枝上,指尖輕輕一戳,那瑩白如凝脂的一縷大唐月光便傾泄在你的手上。汁水在唇齒間爆裂,一股清清爽爽的甜,迷失了一個盛世的大唐。
此時,與荔枝樹深情對視的人,一定是你在嶺南的日子里,與這個夏天最甜美的一個相遇。
再摘一粒大唐瑩白的月光,閉上眼睛,感受一場穿越千年的甜。
站在荔枝樹下,古老的風攜著詞的律動詩的韻角動地而來。風里,有奔跑在驛道風塵中的大唐馬蹄,還有叩響了嶺南山水的東坡手上那一根竹杖。
所有的甜,都是未愈合的傷
一騎紅塵,消失在大唐的月光里。妃子的笑聲,懸掛上枝頭,沉淀成暗紅色的傷。
大唐的月光去了哪里?我們心里的月光,又去了哪里?
拿起一粒荔枝,剝開暗紅色的痂。
一層薄紗籠罩下的月光,是那個盛唐的月光,屬于李隆基的月光。
再拿起一粒,輕輕將她戳破。
瑩如凝脂,甜蜜的傷口上至今還墜著一滴淚,是馬嵬坡前照在楊玉環臉上的一抹月光。
又取一粒,把她放在手心。
一碧千里的光影里,飄著巴山蜀水的云霧,這是李白床前的月光。
還要繼續剝嗎?再取荔枝來,屬于我的月光,會和李白如水的月光一樣嗎?剝開的,都是傷。一粒荔枝,家已萬里。
帶著傷的月光,都躲進了甜蜜里。
所有的甜,都是未愈合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