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蓮
漁民閑暇時的娛樂,除了唱歌還是唱歌。漁民除了唱漁歌,還唱故事也即唱歌簿,據我的觀察,似可分為不識字的唱漁歌,識字的唱歌簿。我挺佩服那些不看歌簿卻能唱故事的人,喜歡它講述的長長的故事。
一行七字為一句,四句為一組,一組過后轉韻,組組押韻,中間會插上“喋”。我不知道我這字寫得對不對。汕尾話說唱“喋”的意思在于提醒聽眾即將由七字轉換成五字或三個字,起著節奏和韻律的作用。“喋”比較短,但這一轉換,給聽眾一個煥新的感覺,我非常喜歡。
漁家人唱歌大部分自帶“音箱”。特別是以前的歌手聲音非常洪亮,在沒有麥克風的年代,聽眾的多少,歌手會自我調節“音箱”。聽眾多時,歌手聲音“調”到最大,巷頭唱歌,巷尾清晰可聽。
晚上聽聞有人唱故事,我就會拿著凳子陪奶奶去聽。偶爾也有幾個小孩來聽,聽聽也就跑了,大部分小孩都玩鬧去了;而我卻留了下來,這是我童年最值得記憶的部分。成年人聽眾則越來越多,圍著歌手聆聽。家里有人煲涼水的會帶些給歌手潤喉,男歌手不用開口自然有人遞煙。現在娛樂點子多。對大部分有故事情節的歌我都喜歡,比如《容娘》《張翠錦》《王雙福》《紅哥鯉大戰角魚》等等。
有些不愛熱鬧但又愛聽歌的人,她們選擇在自家門口一邊織網一邊遠遠聽故事歌。你不要懷疑晚上亦能織網,巧手的漁民女子,和電腦高手一般,擁有“網織”的能力。如果有月亮,意境更美,但和織網無涉。
漁村的夜是疲勞的、寂寞的,是歌聲讓世界放松,讓世界清涼,讓世界有愛。
如今,近鄰媽勝叔經常唱的《紅哥鯉大戰角魚》依然縈繞在我耳邊:
自古歷史千萬端
人間之事說不完
萬物世情且未表
單唱海事有一樁
海中鱷魚稱為王
文武百官列兩旁
文東武西齊朝拜
紅沙宰相掌朝剛
紅沙宰相智謀多
老婆名叫沙狗婆
生有一男共一女
男叫哥鯉女角桃
角桃小姐貌清奇
真正生好如仙姬
琴棋書畫樣樣懂
父母惜伊如金枝
跟隨角桃一婢兒
取名叫做青蘭寺
蘭寺賢惠又乖巧
日夜服侍娘身邊
娘囡相約欲??迌
二人打鬧笑呵呵
打鬧完畢出門去
遇到蝦姑公蝦婆
蝦姑蝦婆看到伊
就跟角桃行禮儀
叫聲小姐稱萬福
角桃回禮無延遲
角桃小姐問一言
二位大媽往何方
蝦姑蝦婆跟伊說
要去南海探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