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一濤
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電視直播,心潮澎湃。
《義勇軍進行曲》唱道:“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醒起挺立的,是人人有責的主人身姿;爭先向前赴國難,彰顯不屈不撓的義勇擔當。艱苦卓絕的抗戰中,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家國大愛茁壯成長;偉大的抗戰精神里,以此最為彌足珍貴。
“他們不分海豐人陸豐人,不分客家和福佬,鮮血交融在一起,灑在海陸豐。”這是東縱老戰士江水前輩,回憶海陸豐人民自衛隊文章里的話。晚年說這些話時,他腦海里是否回響著他中學的校歌?他14歲參加中國共產黨投身抗日洪流,也就在那一年,他就讀的陸豐龍山中學有了校歌——“……年青活潑的一群,今天是抗日的先鋒,明天是建國的勇將,是摧毀舊社會的戰士,是創造新中國的棟梁……”
海陸豐大地上,早有了彭湃等革命先輩驚天動地浴血奮戰的歷史,其后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前仆后繼中見證了無數優秀兒女責無旁貸的姿態和一往無前的擔當,從硝煙血火的搏戰到新中國建設中的領行,抗擊敵寇、捍衛民族利益,他們做主人扛起責任;守護人民當家作主、謀取民生福祉,他們則是廣大主人的先鋒和公仆。這種追求和信仰,愈老彌堅,即便風霜雪雨、路途坎坷,猶是初心無改、本色依然。15歲與江水前輩同時入黨、同時扛起槍的鄭劍老人,他臨終前住院期間,對到廣州探望的家鄉青年叮囑說:“你們以后要常來,多講講家鄉發展的實情,路費我出!”
“最危險的時刻”,自是一去不復返了。但是,向前的腳步,仍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荊棘坎坷。“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今天是抗日的先鋒,明天是建國的勇將”的歌,還要一代一代唱下去!尤其要時時牢記《從湘江到遵義》“紅軍十問”的告誡——絕不能妨害人民江山人民當家作主人,絕不能容忍新的貪官污吏和新奴役、新奴隸的產生!在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人人真做主人翁、個個爭當義勇者,將未竟的事業、沒辦成的事一項項做好、一件件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