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這座城,我來守!”
“我是黨員,也是老兵,這時候不上等啥!”
“大家別慌,跟著我們走!”
“水不退,我們不撤!”
……
一聲聲錚錚之言,如道道閃電照亮心扉;一個個身影,在驟雨中分外清晰、豁亮——縱身躍入洪流捅開排水口的社區黨支部書記沈澤茂,沒膝蹚水兩公里給村民送飯的駐村干部王培明,溝渠中弓身徒手清淤5小時的村黨總支書記林逢龍……在汕尾這一輪的連續暴雨中,再次被淬亮的,是無數黨員干部作為共產黨人的“身份證”。
防汛救災,是件“天大的事”,是不容有失的大考,不僅檢驗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擔當,而且考驗著應急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處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汕尾始終繃緊防汛減災這根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持高位部署、精密排查、同心協力、枕戈待旦,竭力保證指揮體系高效貫通、避險轉移不漏一人、防御措施不打折扣、應急保障堅實有力。從市委第一時間發出通知起,全市迅速啟動平急轉換機制,全面激活組織動員體系,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沖鋒奮戰在防汛搶險一線,用實際行動最大限度實現了期許目標,民眾安好,共同迎來晴空萬里的“立秋”,不辱使命堪可欣慰。
“狹路相逢勇者勝”。救災搶險時分,常常就是“短兵相接”。這一輪暴雨中,群眾最熟悉的話語,就是“我是黨員!”這是勇者的亮嗓。言詞非可免檢,行動始能防偽;有擔當和好作為,落地見效才不吹水。“我是黨員”不是“我光會說”,更要“我真能行”——我是關鍵時刻能站出來、危急關頭能豁出去的那個;我是吆喝著“跟我上”、自己率先沖在前頭的那個;是哪里有危險、哪里最艱苦、哪里災情最嚴重、哪里群眾最需要,我就出現在哪里、戰斗在哪里;是哪里有我的身影,哪里就有高揚的旗幟、高矗的砥柱……而作為時代勇者的黨員干部,心中最希冀、最愜意的獎賞,無非就如汕尾這輪暴雨中受災群眾發自肺腑的那句話:“看到他們的身影,心里就踏實了!”
心系蒼生、為民前驅的情懷和抱負,是汕尾無數革命先輩薪傳在我們心頭的不滅火光。今天,在奮力推進汕尾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中,歷經無數次攻堅“百千萬工程”等一場場戰役的淬煉,喜見各處“四有”獅子型干部隊伍在不斷成長壯大,喜見一路越來越多的“我是黨員!”“我真能行!”的錚聲壯舉,奪取事業更大勝利、謀取民生更大福祉,我們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