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銳意進取、守正創新,以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氣象新作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提供強大精神力量,日前召開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對推動我省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
建設、發展不斷推進的歷程,就是文明的腳步不息邁進的時光。文明,是握瑾懷瑜凝成的內在氣質,是推動發展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準確把握其中的辯證關系,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筑文化根基,以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力量,歷史在我們眼前鋪開了新時代鮮活實踐的宏闊畫卷。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傳承的是文明,大寫的是精神。
歷年來,汕尾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經濟建設勇毅趕超穩步前行的同時,為提升域內社會文明程度而不懈努力,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特征和發展規律,大力實施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在凝心鑄魂中砥礪新擔當,在潛移默化中培育新風尚。幾年前汕尾的一系列規劃和實踐,內容就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打造“善文化”內核與標識、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建設、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建設、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建設、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建設、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建設、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建設等15項重點工作指標,致力于提高人民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全力以赴刷新汕尾人文品位,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近兩年,緊緊抓住助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契機,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全方位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將文明創建與攻堅“百千萬工程”深度融合、城鄉一體化推進。今年以來,進一步凝聚創建合力、壓實創建責任、強化指導監督,部署安排各縣(市、區)和各市直責任單位按照市委“1+2+9”的工作要求,圍繞服務“百千萬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目標,緊扣《汕尾市文明創建專項提升行動方案》,根據各自重點任務和職責分工,結合實際制定工作細則,持續深化城鄉大地文明創建專項提升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個基礎工程。精神文明建設,說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設、靈魂建設,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跟新時代黨的科學理論一樣,蘊蓄的就是承前啟后關于鑄魂立人的豐富養料和強大資源,這是至關重要的。在7月11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黃坤明強調要在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闡釋上“求真”、“求深”,是殷切期望,也是對黨員干部的方法指導和基本素質要求。
汕尾是個滿載精神魅力的地方,擁有自己光榮而強勁的精神譜系,是激勵我們不斷勃發新作為的不滅火光。遠的且不說,即從今年初逝世、新近歸葬故里的黃旭華前輩身上,他的精神,在汕尾廣大同胞思想上激起的陣陣波瀾,就讓人感知一種潛在的力量;還有,我們身邊的一個個獲得過全國、省、市榮譽的模范,同樣是閃亮在無數人心頭的榜樣。精神文明建設,是必須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偉大事業,它最樂見每個人都能“始于足下”——推動文明實踐提質增效、文明培育融入日常,促進傳承文明基因、養成文明習慣、形成文明風尚,人人見賢思齊、人人崇德向善,人人有責、人人履踐,才能共赴文明之約,才能讓文明之花處處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