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曉青
黨建“網格化”是指將黨建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網格相結合,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百千萬工程”是一項旨在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目標的重大工程。黨建“網格化”可以通過4種方式助推汕尾“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
一、強化組織引領,凝聚各方力量
構建嚴密組織體系。在農村、社區等基層網格中,黨組織是汕尾“百千萬工程”實施的核心力量。通過建立黨建網格,選優配強網格黨支部書記,將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村組、到戶、到人,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網絡,確保黨的工作全覆蓋,為汕尾“百千萬工程”實施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大黨員作為網格中的骨干力量,帶頭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各項工作,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形成黨員帶群眾、先進帶后進的良好局面。在汕尾“百千萬工程”推進過程中,黨員可以帶領群眾學習新技術、新理念。如在農村電商網格中,黨員可學習電商運營知識,再組織培訓、分享經驗等方式,帶動周邊群眾開展農產品電商銷售,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汕尾“百千萬工程”。
整合社會資源。黨建“網格化”能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在汕尾“百千萬工程”中,以黨建為引領,推動機關黨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與農村網絡結對共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二、促進精細化管理,提升治理效能
精準掌握社情民意。網格員扎根基層,熟悉本網格內的人口、資源、環境、訴求等情況,能及時準確地收集和反饋群眾的意見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使各項政策和服務更貼近群眾實際需求,避免決策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高效解決問題矛盾。遵循“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原則,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問題和矛盾糾紛,能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或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矛盾的激化和擴大,維護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
推動工作落實落細。黨建網格將汕尾“百千萬工程”的各項任務細化分解到每個網格,明確責任人和工作目標,通過建立網格責任制、任務清單等制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避免工作落實中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三、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增強群眾主體意識。通過組織群眾參與網格內事務管理和決策,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聽取群眾意見,調動群眾參與“百千萬工程”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群眾從“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讓群眾成為汕尾“百千萬工程”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如可依托鎮-村-組-戶四級黨建網格,推行人居環境整治“積分+管護”模式,提高群眾常態化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的主人翁意識。
促進多方協同共治。黨建“網格化”打破了部門之間的條塊分割,促進了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群眾等多元主體的協同合作,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在汕尾“百千萬工程”中,各方力量在網格內分工協作,共同參與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實現了政府治理與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提升群眾滿意度。隨著黨建“網格化”在汕尾“百千萬工程”中的深入實施,農村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從而增強了群眾對黨委政府的認同感和信任感,進一步激發了群眾參與村建設和治理的熱情,形成良性循環。
四、助力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精準服務產業需求。網格員可及時了解農村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并協調相關部門提供政策支持、技術指導、資金幫扶等精準服務,幫助解決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推動鄉村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加強產業項目監管。對汕尾“百千萬工程”中的各類產業項目,通過黨建網格進行全程跟蹤監管,確保項目實施的規范性和透明度,保障項目的質量和效益,防止出現違規操作、資金浪費等問題,為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黨建網格可充分發揮其組織協調優勢,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與旅游、文化、生態等產業的有機結合,拓展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加農民收入。
總之,黨建“網格化”可以通過優化其網格架構、強化聯動協同、創新服務模式,將黨組織優勢轉化為助推汕尾“百千萬工程”的效能,實現資源下沉、問題閉環、服務升級,為汕尾“百千萬工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作者單位:中共汕尾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