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陸豐市甲東鎮的瀛江碧道上,在外定居多年的許女士舉著手機環繞一圈后,將鏡頭定格在不遠處的甲東大道上,“媽,你看!這就是小時候回來必經的大橋,現在變得真好看。”提起家鄉的變化,她連連驚嘆:“家鄉的變化太大了,這次回家探親差點以為走錯了路,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在“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之年,位于陸豐市東南部的“三甲”(甲子、甲西、甲東)地區也在悄然蛻變。是什么讓這個曾經飽受詬病的地區“改頭換面”“扭轉風評”?深入了解可以發現,答案不只寫在了“面上”,更刻在了“內里”。
陸豐市甲子鎮主干道改造后,舊貌換新顏。
陸豐市委宣傳部 供圖
精準點題:
直擊“痛點”解困局
“三甲”地區作為汕尾的“東大門”,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然而,受歷史遺留問題影響,“三甲”地區發展整體落后,鎮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大、人口與公共服務供需矛盾突出等問題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短板;擁有互補資源的“三兄弟”長期以來的“單打獨斗”也是高質量發展“卡脖子”的關鍵所在。
何處突圍?首要任務是握拳發力,將獨立發展的“三條線”擰成協同發展的“一股勁”。對此,汕尾市委精準點題,“三甲”地區一體化發展成為“三甲”地區實現趕超發展、滿足群眾期盼的必行之路。
今年以來,“三甲”地區接連“出招”——“三甲”地區臨時聯合黨委揭牌成立、“三甲”一體化發展工作會議召開、“三甲”一體化發展“百日攻堅”“1+4”行動啟動實施……一連貫的舉措化作團結奮進的“黏合劑”,臨時聯合黨委的成立更是以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合力,以體制機制創新打破行政壁壘,推動“三甲”地區實現由“單打獨斗”向“抱團作戰”轉變。
“團結”的力量不可小覷,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三甲”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成效可觀可感。行走在“三甲”地區的大街小巷,綠樹成蔭、房屋整潔、道路通暢,項目開工的轟隆聲中飽含著“三甲”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在甲西鎮博社村紅色文化園里,村民們帶著孩子過來散步、鍛煉或玩耍,“家鄉變得更好看了,我很喜歡我的家鄉!”跟著家長過來散步的阿凱小朋友說。
甲子鎮的政和廣場作為“百日攻堅”行動重點項目,建成后也廣受村民喜愛。開闊的場地在藍天、綠草的點綴下,顯得格外美麗。“今年以來‘三甲’的變化還是很大的,鋪了瀝青路更好走了,還建了公園,我們娛樂休閑也有好去處了。”村民陳先生笑著說。
靶向破題:
深挖“病灶”開“良方”
“我們聚焦‘三甲’地區短板突出現狀,制定了‘百日攻堅’行動和‘中長期規劃’的‘兩步走’計劃,目前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三甲”一體化發展“百日攻堅”規劃展板前,“三甲”地區臨時聯合黨委書記、甲西鎮黨委書記鄭俊騰介紹道。
對癥下藥,方可“藥到病除”。結合“三甲”地區現狀和發展實際,“三甲”地區臨時聯合黨委成立以來,先從“儀容儀表”入手,錨定城鄉風貌整體提升目標,依托中鐵助力幫扶,圍繞人居環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農房管控、社會治理四個方面開展“百日攻堅”行動。
據鄭俊騰介紹,下一步,還將從“五臟六腑”接續發力,圍繞空間格局、產業發展、道路交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綠美生態“六個一體化”既定部署,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拼搏的干勁,全面攻堅破難。
“三甲”地區如今的顯著變化,便是其一體化發展的生動注腳,也正是“三兄弟”的齊心協力,才繪就了現在處處新變、眼眼新景的“新三甲”。
“我們在城鄉風貌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理及公共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效。”提到臨時聯合黨委成立后的工作開展,甲子鎮黨委書記徐鴻亮侃侃而談。據他介紹,該鎮今年以來完成了主干道沿線兩側房屋外立面升級改造,人行道鋪設,道路“白改黑”;打造政和廣場、三甲文化館、政務服務中心,第二人民醫院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深汕中心醫院幫扶共建,三所學校涵蓋小學到高中納入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陸豐教育集團共建共管,實現公共服務提質升級;同時,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和“六亂”整治行動,保障公共空間干凈整潔有序。
“你們一路過來的感覺怎么樣?有沒有看過我們瀛江碧道的景觀?”在甲東鎮,該鎮黨委書記黃偉旭指著甲東鎮的布局圖,跟記者細致講解了甲東鎮目前的發展現狀,從人居環境整治到精品路線節點打造,從民生工程攻堅到典型鎮、村建設,他如數家珍。他還補充說。“目前,我們鎮計劃以‘美麗經濟’為特色,創新運營模式,將瀛江碧道打造成復合型文化綜合體,實現‘美麗環境’轉為‘美麗經濟’。”
狠抓解題:
固本培元“長久立”
當促發展的政策舉措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實現“化學反應”,才能將其轉化為托舉民生“大幸福”的有力支撐。
今年4月以來,“三甲”地區共拆除亂搭亂建758處,提升房屋外立面超1300間,完善一大批民生基礎設施,常態化開展禁毒清查、清港清灣行動。同時,發動社會各界投身綠美汕尾生態建設,植樹數萬余株,新建綠美公園8處,破解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未解決的頑瘴痼疾,初步實現了“臟亂破舊”向“美麗宜居”蝶變的目標,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對于“三甲”地區來講,“三甲”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成績可圈可點,但后續的發展仍需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據了解,“三甲”地區臨時聯合黨委下一步將通過謀劃“1+6+N”,以黨建為引領,推動空間、產業、交通、服務、基礎設施、綠美生態“六個一體化”,拓展N項具體舉措。
點開“三甲”地區一體化發展的規劃圖,全域協同發展的新圖景正逐步勾勒顯現:加快推動甲子漁港、三甲五金產業園、冷鏈物流產業園建設,謀劃建設甲東新大橋、甲子港大橋,加快揭普惠高速南延線、G228改線工程;順利揭牌廣二師陸豐教育集團、成立教育促進會、深汕中心醫院共建幫扶醫院,統籌推進水、電、通信工程,民生短板加速補齊;加快“綠美三甲”瀛江生態廊道建設,打造“一江兩岸”城市景觀……相信隨著“三甲”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推進,“三甲”地區將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打破發展壁壘,以更加嶄新的姿態迎接廣闊的發展機遇。
汕尾日報記者 許楚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