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美會客廳】專訪② | 這位溫州服裝店老板義務撿垃圾10余年,用自己的方式守護綠水青山 ——十年無悔環保路 樂將他鄉作故鄉
-
2023-06-19 09:51
-
- 【字體:
大? 中? 小】

一把老舊的鐵鍬、幾個簡樸的編織袋,這些看似耕種的農用具,似乎鮮少出現在城鎮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對于楊選本來說,它們卻是他關愛大自然的親密助手。數十年來,在汕尾城區、海豐的山路和沙灘上,都有他扛著鐵鍬鏟除垃圾的身影。人們避而不及的垃圾堆,對他而言,卻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他不畏自家的汽車沾染上臭味,無數次將成堆的垃圾裝進編織袋載走。他并非清潔工。作為異鄉人的他為什么會在這里撿垃圾?10多年風雨無阻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楊選本是浙江溫州人,因為自家經營服裝生意的緣故,在2007年便搬至海豐,迄今已有16個年頭。在當地居民的熱情關照下,楊選本深切感受到了海豐的風土人情,十五載時光飛逝,他早已將自己視為海豐人。同時,楊選本也熱愛戶外運動,他的足跡踏遍了汕尾的山山水水。提起為何志愿撿垃圾,楊選本說,這原本是他的隨手之舉。作為一個熱衷戶外活動的人,綠水青山本是凈化內心、放松休憩的樂土,然而,十多年來,他總能在戶外路途中看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垃圾存在。這些垃圾不僅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和諧,所散發的臭味也污染了空氣,令人難以忍受。

于是,他便開始隨手拾撿垃圾。然而,十年前的戶外垃圾并非只是一星半點,堆積如小山的垃圾大量存在,單靠隨手拾撿是很難扭轉局面的。他開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徒手拾撿效率太低,就使用鐵鍬,能更好將垃圾一把鏟除;對于那些容易穿破塑料袋的垃圾,他多次試驗后,摸索出使用大型編織袋作為最耐用垃圾袋的辦法……在一次次義務勞動中,他逐漸輕車熟路,成為專業的“志愿拾荒者”。
楊選本明白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這些年來,他發動了喜愛戶外運動的好友加入志愿撿垃圾的行列,并加入了志愿者協會,如狼道戶外、綠野志愿者服務隊、海豐志愿者義工聯合會等,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參與義務活動。這些年來,他們在海豐大東門、公婆潭、通平古道、大面嶺、七星潭和汕尾海岸線等地都義務撿垃圾過。后來,楊選本還和伙伴們成立了金町灣志愿服務隊,旨在號召更多的人加入愛護環境的行列。




志愿撿垃圾十余載,他不僅沒有索取任何回報,還常常自掏腰包。他經常開著裝滿垃圾的私家車前往垃圾處理場,自費處理垃圾。不僅如此,在垃圾過多的時候,他還會借用小貨車進行裝載。常年累月裝載垃圾,他的私家車也不免沾染上了垃圾的氣味,很難通過清洗完全去除。面對這種情況,他的家人一開始難免不解,但在楊選本的感召下,也逐漸理解了他的用心。之后,楊選本還號召家人們一起參與義工活動。于是在周末空閑時,他常常帶著妻子和女兒、兒子,一家四口一起參與義工活動,為美麗海豐貢獻自家力量。
楊選本說,這些年來,他雖然一直不停地撿垃圾,但汕尾的環境已經發生了明顯改觀,原本堆積如山的垃圾不復存在。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整治下,汕尾愈加山青水秀,逐漸顯露出它俊俏的模樣。如今,在到戶外游玩時,已經很難見到成堆的垃圾了,偶爾零星出現的垃圾,也都是隨手可以拾起的。他認為,環境保護意識正在深入人心。他說:“真正熱愛戶外的人不會往山里留垃圾的。大家會很自覺少帶東西,或者自帶垃圾袋,把垃圾收起帶走?!彼M藗冊俚綉敉庥瓮鏁r,盡量能夠做到把好心情帶來,把垃圾帶走,減少大型聚餐的頻率,多欣賞美景。只有垃圾越來越少,才能讓青山永駐,綠水長流。盡管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更多的人齊心協力,沒有什么是辦不到的。楊選本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樹立環保意識,做到不亂扔垃圾,看到垃圾隨手撿起。他呼吁人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汕尾環境,這樣汕尾的山清水秀將更加驚艷四方。

楊選本所在的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活動。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今年的六月是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月,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態環境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楊選本將保護環境的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用自身的行動為汕尾環境做出了貢獻。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沒有楊選本那么充足,但只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增強自身的生態環保意識,深切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就能讓人美景更美,打造出美麗中國的汕尾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