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夢想正在鳳山街道變為現實。今年以來,城區鳳山街道婦聯以“美麗庭院”建設為基石,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社區公共場地,啟動“美麗小公園2.0計劃”。在街道婦聯的精心組織與有力推動下,鳳翔社區和鳳照社區的小公園率先完成“蝶變”,從功能單一的“基礎版”躍升為集生態、人文、功能于一體的“2.0版幸福綠洲”,成為居民家門口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載體,更成為鳳山街道婦聯推動落實“百千萬工程”的生動縮影。
社區黨員對小花園綠植進行管護。
“以前這周邊都是零散雜亂的盆栽,不僅看著不規整,還浪費了不少空間。現在改造成小花園,出門就能看見滿眼綠意,心情都跟著變舒暢了!”家住鳳照社區的居民王阿姨,提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周邊的小公園,臉上難掩欣喜。
據了解,在“美麗小公園2.0計劃”推進中,鳳照社區聚焦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周邊閑置空地,通過拆除原有零散雜亂的盆栽,充分釋放空間潛能,全力打造集便民服務和生態美觀為一體的“美麗小花園”。如今走進這里,精心打造的爬藤植物生態墻與雅致木柵欄花箱相映成趣,綠蘿、常春藤等植物如綠色瀑布般從墻面傾瀉而下,形成層次豐富的“空中花園”,綠化覆蓋率較改造前顯著提升40%。行人駐足其間,仿佛置身于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廊;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在地面灑下躍動的光斑,為社區注入蓬勃活力。
社區居民在小花園憩息閱讀。
鳳翔社區則立足實際需求,精準選擇人流密集區域升級改造小花園。改造過程中,社區引入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植物,打破以往景觀平面單調的局限,極大增強了景觀的趣味性與視覺吸引力。同時,考慮到居民休憩需求,社區增設堅固舒適的防腐木長椅,為過往游客、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童,提供了隨時可歇的“能量補給站”,真正踐行“全齡友好、共享共憩”的社區空間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鳳翔社區的這處小花園緊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農家書屋。改造完成后,社區將依托這一空間定期開展各類文娛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日常生活,更提供了綜合性的公共文化服務,有效提升了社區凝聚力與向心力。
“小公園的‘顏值’升級只是起點,如何實現長效的‘價值’維系才是關鍵所在。”鳳山街道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此,鳳翔社區與鳳照社區深諳其理,在小公園改造完成后,迅速構建起一套可持續的共治機制。
社區黨員率先垂范,主動認領小公園的責任區域,從定期巡查園區設施、精準修剪綠植,到及時清理雜草、開展病蟲害防治,他們以點滴行動踐行守護承諾,成為這片盎然綠意的最堅實的 “守護者”。黨員們的默默付出,居民們看在眼里、暖在心頭。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引領下,周邊熱心居民紛紛主動加入,清晨時分,他們提著水壺為綠植澆灌;雨后初晴,他們細心扶起歪斜的花苗;花期到來,他們精心呵護每一朵綻放的花朵……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匯聚成守護家園的汩汩暖流。“社區花園是我家”的理念也逐漸成為居民們的廣泛共識,基層社區治理隨之煥發出新活力。
據介紹,此次“美麗小公園2.0計劃”的實施,不僅進一步提升了鳳山街道人居環境品質,更有效激活了社區治理效能,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為“百千萬工程”在基層的落地提供了鮮活的“鳳山樣本”。
鳳山街道婦聯有關負責人表示,婦聯將持續深耕“美麗庭院”系列工程,喚醒更多社區“沉睡”的角落,讓每一寸土地都綻放生態之美,讓每一處空間都流淌人文之暖。這“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幸福圖景,正是鳳山街道響應“百千萬工程”號召,全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鳳山的務實之舉。
汕尾日報記者 張文濱 通訊員 鳳山宣 文/圖